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宣教动态 > 安徽省马鞍山市以AI视觉模型算法赋能安全生产

安徽省马鞍山市以AI视觉模型算法赋能安全生产

www.mempe.org.cn时间:2025/9/4 8:38:42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次浏览

近日,走进安徽马钢矿业资源集团南山矿业有限公司智慧管控中心看到,电子大屏上的“矿山智慧视觉特种作业管理平台”正实时呈现采场、车间等区域监控画面,作业现场一览无余,关键环节清晰可见,员工的一举一动尽收“智慧眼”中。

“借助平台,六大类作业项目的安全状况便能实时掌握。”南山矿相关负责人指着屏幕介绍,AI(人工智能)视觉模型算法目前已覆盖动火、吊装、高处、有限空间、检维修作业以及电机车行车管理等领域,实时监测未佩戴安全帽、自救器缺失、跨越皮带、误入危险区域等行为。经过近半年的试运行,该平台已成为员工口中的“安全哨兵”。

今年以来,安徽省马鞍山市应急管理局积极探索以AI视觉模型算法赋能安全生产,深化场景试点应用,以微成本改造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推动传统监管模式向智能化、精准化、实时化转型。


强化智慧安全监管

不只在南山矿,在马鞍山博望区企业安全生产监管服务平台上,另一套“智慧大脑”同样在忙碌地运转。电子大屏幕中,醒目的电子围栏精准框定人员活动范围,一旦出现未戴安全帽、吸烟、进入危险区域等行为,系统立即标注并推送给相关责任人。

“我们搭建了企业安全生产监管服务平台,将全区约1500家重点危险源企业分批接入。”博望区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截至目前,该区已接入110家企业,涵盖人形侦测、电子围栏、火点识别等多项功能,实现辖区重点作业区域统一调度与在线监管,有效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和管理效率。

为强化智能监管工作,马鞍山市成立应急管理科技兴安工作专班,由市应急管理局牵头,会同各县(区)应急管理局以及小视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成立3个项目推进组,构建市级统筹、县区联动、技术协同的组织工作体系,每周选定一个场景进行重点攻关推动,分场景对接试点企业需求,累计解决关键问题20余项。

据了解,马鞍山市应急管理局建立安全科技创新成果库和企业安全技术需求库,联合企业召开供需对接会、链商会,搭建供需双方深度沟通桥梁,让企业需求对得准、安全技术用得好。

位于郑蒲港新区的和县中诚混凝土有限公司对原有监控设备进行技术升级。该公司通过调整监控布局,部署边缘分析设备,为现有监控加载三种AI算法。目前已全部完成调试工作,企业仅投入8000余元。


“小切口”挖掘“多场景”

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赋能安全生产工作的过程中,马鞍山市应急管理局坚持以“小切口”挖掘“多场景”,以“小应用”撬动“大安全”。

该局聚焦危化品、非煤矿山、工贸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重难点及事故多发领域,选定皮带机、有限空间、吊装、火车运输、动火等安全生产特殊作业场景,深化人工智能试点应用。

其中,和县中诚混凝土有限公司引入AI视频分析算法,对皮带机进行全链条监管,实现“实时识别—智能预警—闭环处置—数据驱动”,推动安全生产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防控转变;安徽金星钛白(集团)有限公司部署有限空间作业AI赋能项目,推动风险“动态监测—智能研判—闭环处置”全流程管理;安徽国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部署有限空间作业AI赋能项目,全流程跟踪硫酸罐清洗和污水处理搅拌站作业过程,实现风险“动态监测—智能研判—闭环处置”。

目前,马鞍山市已确定150多家企业作为试点,其中123家企业特殊作业场景已落地,30多家企业完成需求分析。各县区正结合本地区安全生产形势特点,积极打造针对性应用场景。

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加大低成本改造、轻量化部署应用场景推广力度,针对事故高发领域及员工“三违”行为高风险区域,按照“一县(区)一场景”布局,着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应用场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