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链条”锁定“一件事” 安全治理向下扎根
近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在行动”主题采访活动,邀请17家媒体30余名记者走进天津、浙江金华和衢州、江西赣州等地,深入基层采访报道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的实践探索、鲜活经验和典型做法。
盛夏的天津,热浪滚滚,穿透其间的是电动自行车生产线上强劲的“产业交响”。在拥有“中国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之都”称号的静海区,新国标产品正在各部门齐抓共管之下,经过严格测试,以更加安全的面貌销往全国。
在南开区广开中街广泽名轩小区71岁的居民孟鸣鸣的家中,燃气灶打不着火,她却笑得开心。政府给居民免费更换了软管、安装了自闭阀、配置了物联网燃气表……通过实施户内燃气设施改造,当发生超压、欠压或管道泄漏时,燃气自闭阀就会自动切断。“现在燃气灶打不着火,就是自闭阀关上了”,她笑着说。
海河之畔,“天津之眼”摩天轮高高耸立,文旅、气象等多部门统筹协调,保障游客玩得安心。
…………
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开展以来,按照国务院安委会部署,天津发力“一件事”全链条治理体系建设,在11个重点领域进一步明确了各领域牵头和配合部门。近日,记者跟随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采访组来到天津,看到了压紧压实各方安全责任,推动从单一监管向协同共治转型的生动实践,感受到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正以安全的底色激发着新的生机。
链条穿哪里?
历时一年多,锁定11个“一件事”
为什么要划链条?监管盲区,跨领域、跨行业的风险现实存在,消除群众身边隐患刻不容缓。
按照三年行动部署要求,天津借鉴各地开展的“一件事”全链条整治思路,强化横向和纵向多主体协同配合,力求明责任、聚合力。
想要推进多部门协同,地方党政领导必须扛起责任。天津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负责同志多次对加强“一件事”全链条安全监管作出批示,主持召开专题会议拍板、部署。
链条应聚焦何处?历时一年多,天津市安委办深入各区、各有关行业、各基层单位的广泛调研,聚焦安全风险较高、影响面较大、问题较为突出的领域,聚焦普遍、典型的问题,聚焦群众身边的安全问题,仔细分析梳理。
“我们的目标是进一步细化监管责任,不搞‘大而全’,避免抓小放大、眉毛胡子一把抓。”天津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张逢凯介绍,今年5月,天津市安委会印发通知,按照“三管三必须”和“谁为主谁牵头、谁主管谁牵头、谁靠近谁牵头”等原则,明确了11个领域,逐一划分全链条安全监管牵头部门、配合部门以及各区政府职责和任务。
11个链条包含大型商业综合体、农贸市场、燃气旧管网更新改造、醇基燃料、限额以下小型工程施工、民宿、非A级景区、高风险旅游项目、电力、“九小场所”、加氢站等。
以非A级景区为例,天然存在分布广、管理主体多元、安全风险分散等问题,标准界定、执法监管、宣传教育等各项工作涉及部门多,如果配合不好、划分不清,各部门很容易一盘散沙或者九龙治水。
在非A级景区“一件事”全链条整治中,天津市明确市文旅局负责牵头推动非A级景区主管部门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市城管委负责城市公园类非A级景区安全管理,市规资局负责自然保护地类非A级景区安全管理,市市场委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市消防救援总队负责消防安全监督检查,市体育局负责体育赛事活动、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安全监管。
“清晰的责任划分是工作落实的基础。”张逢凯介绍,天津市安委办还配套制定了“一件事”全链条安全监管运行机制,建立调度会商、风险评估、走访调研、督查督办、通报报告、信息报送、宣传引导、警示曝光等8项制度,各牵头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对各类突出风险、动态风险、衍生风险评估研判,科学制定防范措施,推进将危害程度高的风险点位纳入重点监管执法范围等。
链条连什么?
一头连责任,一头连民生
在河北区天美艺术街区,大屏上展示的立体规划图让人不禁浮想在这样的新型街区中生活的美好场景。
“到2030年,城市更新行动实施取得重要进展,城市更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城市开发建设方式转型初见成效,安全发展基础更加牢固……”前不久公布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瞄准增强城市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规划了城市发展的蓝图。
“这样的街区,在建设之初就要考虑长远,嵌入城市更新行动目标,让它从开始建设就拥有安全底座。”天津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副主任王荃介绍,改造、装修项目中涉及众多限额以下小型工程,如何对其开展安全监管,成为不绕过去的问题。
据河北区住建委副主任刘星佐介绍,按当地现有规定,限额以下小型工程,开工不需要办理许可证,也不需要到住建部门备案,但是其安全风险其实并不低。
正带队在天美艺术街区施工的乐发装饰有限公司项目经理胡春勇说,他现在负责的是一处170平方米的西式烘焙店的装修,工地正在贴瓷砖。“以前,工人干完活儿就走,安全意识不强,戴安全帽这种事情我一天都要提醒很多遍。”胡春勇说,“现在不一样了,我们这样的小活儿也是有人管安全的,街道会有人来检查,工人们自然更听劝。”
天津在限额以下小型工程“一件事”全链条中明确,住建部门为牵头单位。河北区老旧房屋密集,2000年以前的房屋占全区总量55%、占天津市15%,改造过程中涉及的限额以下小型工程监管压力突出。该区率先探索,将限额以下小型工程管起来,明确“街镇吹哨,部门报到”的工作机制,街道发现隐患后立即上报,住建部门马上响应,组织监督人员、中介机构专家到现场核查。
同时,该区出台《小散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暂行办法》,明确“三管三必须”原则下,各部门都需要对自己行业领域涉及的限额以下小型工程履行行业主管责任。
针对街道人员“不会查”问题,该区住建部门推行“必查”制度,确定重点检查项目为施工资质、安全防护、用电安全等,并配套制定了检查清单,街道人员可以照单检查。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福祉,更与百姓日常生活紧紧相连。
天津的电动自行车产业群体规模和生产制造能力均居全国前列,总产量占全国的39%,排名第一,雅迪、爱玛、小刀等知名企业均在天津投资建厂。
在生产基地把住安全关,相当于为全国电动自行车在源头上了一道锁。本次天津明确的11个领域中,电动自行车安全就为其中之一。
天津结合产业实际,注重做好生产销售源头管控。市工信局部署全市电动自行车整车、锂电池等生产企业严格落实“一车一电一充”管理要求,组织全市电动自行车重点生产企业集中约谈,开展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公告申请工作。市场监管委制定出台《电动自行车“七必须、七严禁”工作措施》,对电动自行车、充电器、蓄电池产品生产销售单位开展监督检查。市商务局会同5部门印发了《天津市推动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将较高安全风险的废旧锂离子蓄电池电动自行车换新铅酸蓄电池电动自行车的购买选择增加100元的补贴,补贴到达600元。
“不带回家充电,那得有地儿充电。”面对居民提出的切实诉求,市规划资源局组织开展电动自行车停放需求专题调查,覆盖全市26个小区2万余住户。市住建委制定《既有居住区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建设导则(试行)》,明确1:3增配建标准。
为了在单链条中把握关键事,有关部门主动出击、破题攻关,在电动自行车源头治理、充停管理、以旧换新、报废回收等关键环节陆续完善标准体系,监管不断规范、供需矛盾有力改善、隐患明显压减。
链条如何延伸?
硬件升级向远,全民素质扎根
以三年行动为契机,不断强化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是治本攻坚的题中应有之义。
33个项目、计划总投资达30亿元,天津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工作方案、城市地下管网管廊及设施建设改造实施方案扎实推进;投入1800余万元,天津正在建设以“十大重点场景”为监管重点的城镇燃气智慧监管平台……在天津,百姓家里的燃气设施经过提升改造(更换物联网燃气表、丝扣连接软管、加装燃气自闭阀),“最后一米”技防、物防水平全面强化。
“丝扣连接软管相比以前用橡胶管,使用寿命长,也防范了老鼠啃咬导致软管漏气的风险。”天津能源集团津燃华润燃气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晓光介绍。三年行动以来,天津市已改造老旧管网1389公里,津燃华润燃气有限公司在市城管委指导下,投资近亿元搭建了城市地埋管线泄漏监测平台,安装地埋管线泄漏检测设备7000个,24小时不间断监测地埋管线泄漏情况。
硬件提升不仅“盯当下”,而且立足“管长远”。同样放眼远期目标,天津将“八大行动”中的“全民安全素质提升行动”做实做细,将应急宣传嵌入各链条,久久为功,持续发力。
记者看到,无论是“天津之眼”摩天轮,还是海河游船,这些标志性旅游打卡点,都设有安全主题的轿厢和应急科普的主题宣传站,将应急元素融入相声、快版、鼓曲等宣传形式,说唱兼具、风趣幽默、津味十足。
在针对高风险旅游项目的链条中,天津专门明确通过“天津文旅”公众号、景区电子屏等渠道,定期发布安全攻略,普及安全常识。“对重大隐患、典型事故案例,我们会通过媒体平台曝光,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视员刘桂明介绍。
在大型商业综合体链条中,商务局为牵头部门。针对其业态丰富,人流密集,建筑结构复杂,隐患类型多元等特点,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以来,商务局持续深化行业管理部门和专业监管部门之间的协同联动,以现场会、联合检查、联合警示约谈、组织交叉互查等形式,不断压实大型商业综合体经营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强化培训演练,提高应对处置突发事件能力,为消费者营造安全放心的购物休闲环境。
“要利用好全民安全素质提升行动,让三年行动的成果落地生根。”天津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魏东介绍,“社会共治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抓手,我们将不断探索‘天津方案’推动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